信用码亮相新疆国际大巴扎 商户信用情况一扫便知
天山网-新疆日报讯(记者胡大敏报道)“扫一下就知道商户的信用信息和信用承诺,让我们更加放心消费。”9月29日,在乌鲁木齐市新疆国际大巴扎一家馕店,扫码看到馕店信用情况后,来自深圳的游客王熙乾连连点赞。
当日,新疆国际大巴扎试点“丝路有信”新疆企业信用码(以下简称“信用码”),游客扫码即可查询商户信用情况。
29日,记者来到新疆国际大巴扎看到,一些店铺门上贴有信用码,信用码上写有“有承诺 有监督”醒目字样,信用码上还有一行小字:一键扫码一码明信一体监督。游客王熙乾在一家馕店打算买馕,他扫了信用码,不仅显示馕店基本信息,还有信用信息、自主承诺等,看了店铺信用良好后,王熙乾放心买馕。
9月29日,在新疆国际大巴扎阿凡提水果巴扎店,店铺负责人张海峰(左一)正在张贴信用码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
在阿凡提水果巴扎店,负责人张海峰将信用码张贴在店铺醒目位置。当天,他在2500平方米的店铺里张贴了6张信用码。“顾客扫码,明白店铺信用情况,放心消费,实际上对我们商户是一件好事,通过信用码,间接给我们做了宣传。”张海峰说,店铺经营了6年,一直本着诚信经营,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。
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风险监测与应急管理科科长闫丽坤介绍,他们结合区域特色,将客流量大、具有新疆特色的新疆国际大巴扎作为信用码试点地,在商户收银台、门口等显著位置公示信用码,打造“码上信用”监管模式。同时联动市场管理方形成“政府监管 社会监督 企业自律”的协同格局。
9月29日,新疆国际大巴扎一家水果店,一名游客在扫信用码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 胡大敏摄
闫丽坤说,消费者扫码不仅能查看商户门头照片、门店定位,还能了解法定信用承诺与自主信用承诺,遇到消费纠纷可直接线上投诉举报,实现“明白消费、自主监督”。对商户而言,信用码成为“诚信名片”,引导其主动亮身份、亮承诺,在线完成年报申报、信用修复,吸引更多顾客,商户也更愿意守规矩、讲诚信。
截至目前,乌鲁木齐已有6000余户经营主体注册了信用码,其中新疆国际大巴扎有220户商户注册并张贴了信用码,“目前信用码的查询量突破13万次,消费投诉响应效率显著提升,信用监管‘防微杜渐’的作用持续凸显。”闫丽坤说,他们将继续以新疆国际大巴扎试点为样板,推动信用码向更多行业延伸,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,让信用成为市场繁荣的“金钥匙”,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。